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展∣線條到網絡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12-05

摘要: 透過陳澄波收藏的視野,提供觀眾對陳澄波所處的藝術氛圍與歷史網絡,一種嶄新的觀察與解讀。

标签:

陳澄波--月夜/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國父紀念館共同主辦的《線條到網絡─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特展,11月25日舉行盛大開幕儀式暨記者會,現場出席有文化部長鄭麗君、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潘襎、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館長蒲浩志等多位藝文界貴賓


貴賓合照/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油彩的化身─前輩畫家陳澄波,出生北回歸線通過的嘉義,其身後留下的珍貴文物,經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悉心保存、妥善修復後,得以展現世人面前。這些書畫作品不僅是陳澄波先生的藏品,同時也是濃縮著20世紀初期一位藝術家的交遊狀況,藉此可以看見臺灣美術發展的多元特質。


林玉書--畫中八仙詩/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本展是極為特別的臺灣藝術史述說文本,透過114件水墨作品,展現陳澄波極具線條美感的藝術風格,交織出1920年代至二戰期間,臺灣、中國與日本藝術家的人際交流網絡,見證臺灣美術發展的多元脈絡特質。透過其個人收藏的視野,提供觀眾對陳澄波所處的藝術氛圍與歷史網絡,一種嶄新的觀察與解讀。以多元當代視野重新發現臺灣藝術家如何與世界對話,在世界藝術史的圖像裡,置入臺灣的美麗風貌。


犬養毅--書法扇/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將他對土地的認識與熱愛,透過多種創作媒材表現出來,其作品嚴謹的結構,純稚樸拙的線條,奔放的色彩,可以看到他對於世界、對於土地的內心澎湃情感,讓觀者也能感到熱血沸騰。而這些傳遞陳澄波藝術典範與創作熱情的作品與文物,有賴於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留存及專業的修復,讓這批因時空背景因素,塵封超過70年的文物,得以展現於國人眼前,帶領我們照亮歷史。鄭麗君部長強調,政府會持續攜手民間長期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並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帶動社會以當代的心靈,多元、複數的觀點,研究及詮釋藝術家們所留下的珍貴文化資產,讓臺灣藝術史重新成為世界藝術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鄭怡林--心曠神怡/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提到,2012年在父親大衣櫃後方夾層的暗箱內,發現數十卷約70件藝壇友人致贈的水墨書畫作品,據阿嬤張捷女士所述,當時為了藏好這批書畫,保護創作者,刻意將落款塗去。其中包括林玉山先生1926年贈送的《竹林與水牛》,當時他們兩人留學日本習畫同住在上野公園旁的一間宿舍內。1979年林玉山先生在展覽中看到自己這張作品,內心非常激動又興奮,重新落款署名,很開心53年前的水墨寫生之作能被保存下來,這張畫作即見證了兩人友好交情。


張大千、張善子、楊清磐、俞劍華、王濟遠--五人合筆/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表示,在史博館承辦的「從線條到網絡-陳澄波書畫收藏展」裡,藉由過往陳澄波的書畫交誼路徑,以筆墨精神梳理近現代臺灣美術發展的三條脈絡:本地、中國、日本。以陳澄波收藏為經、交流為緯,分成線條演繹、書法教育、諸羅文風、上海、東瀛的交遊五大主題,透過翰墨緣分,呈現出陳澄波三地書畫家的互動網絡,是一次特別的臺灣美術史再詮釋方式,期待對臺灣藝術史學開啟新的視野。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提出三點感言,首先感謝文化部讓國父紀念館提供場地辦理展覽,第二點:這次展覽是館際合作的成功範例,第三:也是中山國家畫廊展期最長展覽,充分顯示文化部對本次展覽的重視。藝術史的重建趕不上藝術家的凋零,因此重建臺灣藝術史相當重要,除了已經過往的藝術家須加快腳步將予以重建,現在的藝術家也需給予支持。


展場設有「畫作觸覺體驗區」,可以藉由指尖去感受陳澄波的線條美感/圖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在展覽中特別規劃「Let’s create beyond the LINE線條連結的各種可能」學習角,以特展主人翁陳澄波的畫作為例,用趣味的方式讓大小朋友了解藝術家如何妙筆生「線」,讓線條有各種可能。展覽期間,將舉辦六大主題活動,鼓勵大小朋友以多感官發現線條、創造線條,進而激發對日常更多的觀察與想像,更多活動訊息請上史博館官網查詢:https://reurl.cc/RdYobZ





※圖/文皆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展覽期間:2019/11/22(五)-2020/02/08(六)

觀展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18:00

展覽地點:國父紀念館 中山國家畫廊(臺灣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