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首動人樂曲,需要不斷的演練; 一場撼動人心的視覺饗宴,卻經歷半世紀的試煉。
東、西方文化融匯的現代油畫家
被海南師範大學馬傑先生稱為–站在東西文化交匯點上的中國現代油畫家–陳顯棟,即是這場饗宴的主人翁。他的畫作在中國已經不算陌生。2003年3月中國專業藝術雜誌《美術》以他的畫作作為封面;2006年甚具影響力的上海《美術天地》藝術總監陸春涛先生更親自專訪陳顯棟,認為他是“結合西方繪畫之真諦與中國美學之思想,創造出風格獨特的自由而抒情的抽象繪畫”。
此外,陳顯棟還是唯一兩次獲選參加北京雙年展的臺灣畫家。
來自台灣的陳顯棟,是海南省澄邁縣人。
一直喜愛油畫創作的陳顯棟,1958年從原本的具象寫實手法走向抽象表現,並與孫瑛、胡奇中、曲本樂、馮鐘睿和楊方志等同好組成「四海畫會」;五年後,有感於繪畫風格無法建立,毅然停止參加畫壇一切活動,決定暫時退出畫壇,開始探尋繪畫本質,從媒材、色彩、型式潛心研究,前後長達二十年,直到1985年才又復出畫壇。
甦醒(1993)_70x59cm 20F-01
大自然為題 打破音樂與繪畫的界限
憶江南
大自然是陳顯棟關心、創作的主要題材。經過多年沉濳,復出畫壇後的陳顯棟如同浴火鳳凰,創作能量不斷,搭配新媒材的使用,一次又一次透過飛躍於畫布上的色彩和流暢變化的線條,以不甚具象的方式呈現出大自然的豐富變化,層層疊疊的肌理,優美多層的細密架構,以及富有節奏感的色彩,創造出的件件作品如同是一首首的交響樂,從視覺直接感動觀者。
交響詩篇
相當熟悉陳顯棟畫作的好友麥鳳秋認為,對音樂有高度敏銳感受力的陳顯棟,是想打破音樂和繪畫之間的界限的。“在他那富於「色的節奏」的畫布裡,雖沒有馬蒂斯(Henry Matisse)那般充滿原始的野性熱力,卻是屬於他自己的「色彩抽象曲」,含蓄、激情、柔美、清剛。”
天行健100F2008年
台灣著名畫家劉其偉也曾這麼形容陳顯棟及其作品:“他對大自然的讚美和神祕的詩意反應是極其敏感的。他具有深厚個人意象轉化為色彩和造形的天賦。但他的抽象是偏於「神祕」的一種。他的造型主旨象徵自然內在的力量,生命之原理和生生不息的現象。”
心湖(2009)_91x73cm 30F 油彩畫布
由此可知,陳顯棟是大自然的心靈補手,作品純淨而高雅。他的繪畫語言尤其細膩而豐富,舒展夢幻似的影像翻騰起伏,色彩強度的對比,適如其分的點線及色塊,生動而活潑,乾淨利落的筆法將大自然內在的力量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敏銳而巧妙的組合了藝術與大自然的律動,利用西方現代繪畫技法和材料,結合具有現代意識的東方美學思想,創造出氣韻生動的作品,多層次的神秘氛圍深深觸動觀者的心弦,獨具雋永的藝術韻味。
那年春天的翠綠 (2003)_91 x 72.5cm 30F 油彩
獨特技法 開創油畫新境界
生之華100F 2008年
離開畫壇、潛心研究的那幾年,陳顯棟嘗試出獨特的薄膜應用技法,加上研發的新調色方式表現出如水彩般的渲染效果,讓油畫畫布上產生了不同生命力之外,也讓陳顯棟找到自己的繪畫創作風格,並邁向個人油畫的新境界。
輝耀的初夏(山林舒暢)(2007)80S122x122
八十巡回展 北京第一站
思鄉曲 (2009)_53 x 65cm
藝術的修煉是需要終身的毅力與真誠付出的。陳顯棟憑藉著一股對藝術的熱愛,經過不斷研究與創新。千錘百鍊後,陳顯棟要向歷史交出他豐碩的成績單–八十巡回展,將陸續在北京、上海、海口以及台灣展出。在八十巡回展的第一站–北京中國美術館,現場將展出三十餘幅畫作是畫家歷經數十年的磨練、轉變與蛻變後的精彩呈現,一系列的座談會與學術研討會,也將讓參與者更深入了解畫家半世紀來的繪畫歷程,此在其即將屆滿八十歲的時刻更具意義與榮耀。
延伸閱讀
《Asian Art News》,2006年第1期,〈Nature’s Witness〉(Ian Findlay),頁46-51
《美術天地》,2006年第3期,〈東西文化的交匯:陳顯棟印象〉(陸春涛),頁8-18
《陳顯棟畫集2006:大自然的交響詩篇》,陳顯棟作,99°藝術中心出版,2006年11月出版
《陳顯棟畫選:大自然的抽象語言》,陳文章,博聞堂出版,1997年6月出版
畫家簡介
陳顯棟_1930年生於海南澄邁縣。1949年遷居台北。1954年畢業於復興崗學院藝術系。1958年組「四海畫會」。1963年退出畫壇。1983年復出畫壇。2006年應聘任海南省師範學院藝術系客座教授。2007年於海南成立陳顯棟藝術教育基金會。現為全職畫家。
重構觀物之生200x170cm2010
開幕茶會:2020/05/16(六)15:00
展覽期間:2020/05/15(五)- 2020/06/28(日)
觀展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18:30
展覽地點:99°藝術中心(台北市北投區承德路七段286-1號)
Face book:https://www.facebook.com/99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