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劉文瑄|我居住在可能裡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08-08

摘要: 由藝術家鉛筆的塗畫層疊與墨色深淺濃淡相互搭配,組成既抽象又具象、寫意也寫實的趣味景緻。

标签:

劉文瑄《我放棄了我的精神 我的靈魂麻木》鉛筆、水墨、紙、球體壓克力,H30*W30*D30  cm,2017 / 圖由安卓藝術提供


  劉文瑄,台灣視覺藝術家,目前於台北創作、生活。2007年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畢業後,進入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藝術研究所。2016年,入圍香港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決選。作品於各大美術館及藝術空間展出,包括澳洲雪梨白兔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布達佩斯德維格當代美術館、荷蘭CODA美術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台灣美術館、臺北伊通公園及亞洲藝術雙年展等。藏家遍及歐美、亞洲各地。 創作形式涵蓋空間裝置、平面、攝影、錄像、植栽等,以探索塗畫(Drawing)在日常生活中找尋其開放性與自由,嘗試透過不同的手法建構再重構。


劉文瑄《黑噪音》水墨、紙,H120*W120*D17  cm,2018 / 圖由安卓藝術提供


  在劉文瑄的生活中,隨機出現的一張老畫、一叢雜草或一片景色,時常在剎那間,撞擊她身體裡某一塊那不曾被意識觸及的區域,驅動她去擾動眼前的當下,向那片無法測量的現實靠近,以藝術家自身的意識與力量去回應、去探索、去尋問那個可能的世界。藉由不同的旅程中接觸各種事物與藝術家內在多重的遊蕩衝撞,本次個展作品集結進而組構了近年來劉文瑄一連串尋索「可能」的階段性成果。


劉文瑄《對畫京都:茄子》鉛筆畫、京都跳蚤市場的水墨畫、楮皮紙、布料、車繡、人造象牙、絲綁帶,H160*W57.5 cm,2019 / 圖由安卓藝術提供


  大型裝置《對畫首爾:四君子》延續之前水墨與鉛筆的對話(畫),首爾舊貨市場中八張署名「稻田」(Dao Tian)的陌生作者的水墨作品,由劉文瑄鉛筆的塗畫層疊與墨色深淺濃淡相互搭配下,組成一幅既抽象又具象、寫意也寫實的趣味景緻。與「台北文化財保存研究所」的合作,她把原本應四幅分開裝裱的梅、蘭、竹、菊四個主題的作品,重新組合裱在一件九米長的捲軸上,四君子中的梅、蘭及竹、菊分別各為一組,兩組裱畫的方向同時朝向畫心,這樣刻意打破捲軸閱讀的時間軸及傳統一般書畫垂直吊掛或平面展開改的方式,開啟閱讀作品的多重角度與面向。


劉文瑄《四君子:與稻田對畫_01》鉛筆畫、首爾跳蚤市場的水墨畫、楮皮紙、布料、紫檀木、絲綁帶、梧桐木盒,畫軸H55*W900 cm、尺寸依現場而異,2019 / 圖由安卓藝術提供


  在攝影作品系列中,劉文瑄承續以攝影作為一種「塗畫」(drawing)載體去探索世界思維,將她在池上駐村期間重新梳理土地與自然之關係後的場域豐富放大,從消坡塊群到路邊不起眼的芒草皆入畫成景。一直以來的標誌性紙張雕塑卷卷系列的紋樣則是結合水墨色蘊與漫畫構圖,呼應水墨裱布承載之流行文化與傳統作品間的關係。


劉文瑄《之間:姑婆芋 鳳林》藝術微噴、鋁板裝裱、裱框,148*186.5  cm,2019 / 圖由安卓藝術提供


  如同藝術家自述結語:「世界是由各種可能的事物組合而成的。但事實上,所有的可能是看不到的,而所謂的「看到」,即是意識與自然之間交互運動後的產生之物。我則永遠的居住在可能裡。」安卓藝術將於2019年7月20日至8月31日推出藝術家劉文瑄(Mia Liu)個展「我居住在可能裡」,展覽將系統呈現藝術家近年創作發展的脈絡:水墨對畫、攝影、紙張雕塑,以及由導演廖憶玲、朱柏穎執導側拍藝術家創作過程之紀錄片。


劉文瑄《紀錄片》15 mins,紀錄片導演:廖憶玲、朱柏穎 / 圖由安卓藝術提供





※圖/文 皆由安卓藝術提供


展覽名稱:劉文瑄|我居住在可能裡

展覽日期:2019/07/20(六) ~ 2019/08/31(六)

展覽時間:週二至六11:00-18:00,日ㄧ公休

展覽地點:安卓藝術  (臺灣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0號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