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兩位藝術家,藉由不同的藝術表現與個人的繪畫語彙,傳達時代的意義與對藝術的無盡探索。
犀山夢旅圖,50M,水墨、複合媒材,2019 / 圖由穎川畫廊提供
歲月像生命的刻痕,恪印了存在的軌跡,留下轉瞬即逝的美,令人屏息而震撼。這次展覽藉由兩位藝術家共有的特徵:流光、靜寂,去傳達生命中無以言喻的美,進而珍惜生命中每一個當下的時刻。
堉泉/須彌,木板油畫,150x5-12 cm,2019 / 圖由穎川畫廊提供
堉泉藉由旅行汲取藝術創作養分,在世界各地旅遊的過程中,深感中國文化的根對藝術創作之重要,因此筆下的神獸猛禽、東西古畫、詩詞歌賦等主題,淋漓飛揚的筆勢和繽紛的色彩成為堉泉獨特的創作標誌。這些文化主題的歌詠,以及作品表現的藝術雄心獲國際廣泛的共鳴與藏家的矚目。近幾年他活躍於米蘭、東京、上海、紐約、法蘭克福等地辦展,並跨業合作呈現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
堉泉為此次展覽創作的須彌系列,有別於以往尺幅,採細長形畫面呈現細節之美,探討空間、宇宙及人的關係,作品與作品之間的留白,透露出自我與對象的隔離與限制,探討感官對於現象世界的所見、所聞、所觸的內在活動,在有限中感受無限。也提供觀者在畫面中穿梭吟詠的樂趣,如同穿越古今的對話。此系列的挑戰不同於具體摹繪,畫面經營更見難度,堉泉在形制的限制中追索著瞬間迸發的力量,以及油彩流動碰撞的變幻,使得描繪對象被釋放。最重要地是材質本身肩負了所有的創作的內容,畫面上視覺與觸感的勁運、色澤的流動,從視覺的呈現轉向內心的光照,帶來意義的無窮詮釋與想像。如同物件本身經過歲月的洗鍊,並未失色反而留下璞玉般的質地,散發純粹而真實的美。而這正是藝術創作的核心本質,回歸於作品本身,讓時間與精神性自然賦予作品價值。
簡志剛/三喜圖,水墨、複合媒材,65x53cm,2019 / 圖由穎川畫廊提供
志剛在創作時,順著當下心情使顏彩自由的恣意漫流,溢淌的顏彩對應生命中註定無法被控制的點點流光,正如人只能順著自然與天道走,也因天道、世事難測,才能讓不完美成為美好。因為不完美是常態,而完美卻是短暫易逝才令人懂得珍惜,如同人生一樣包容缺憾,才能靜觀事物的本質。
志剛了解古代傳統繪畫的傳承,多是透過摹古來體會古人作畫時當下的身心狀態。透過經典的學習,志剛想藉由創作傳達出對自身文化形式、背後意涵與接受方式作更深一層反思。因此,畫面中介入了古畫中局部經典圖像,例如宋代谿山行旅圖中的旅人、萬壑松風圖中的千姿樹態、富春山居圖裡的靜謐房舍..等,諸多傳世巨作中的點景人物、輕舟小船等…,透露靈魂深處對於完美桃花源的各種想像,運用純白的線條去書寫,以計白當黑的概念反轉。利用筆墨的線條及版畫扁平的印刷質感,呈現不同的視覺特徵以增加虛幻不定、一閃即逝、轉瞬間的浮動情感。也象徵一種虛幻的形象,如同當這些形象利用剪紙在燭光的映照下的窗影,呈現在古畫中的樣貌,顯得不真實卻耐人尋味。
兩位藝術家皆從傳統中辟開另一轉化的方向,藉由不同的藝術表現與個人的繪畫語彙,傳達時代的意義與對藝術的無盡探索。讓藝術的美好藉由觀者的主觀想像,傳遞善與美的樸直回應!
※圖/文皆由穎川畫廊提供
茶會:2019/12/07(六) 3:00pm
座談會:2019/12/14(六) 3:00pm
展覽期間:2019/12/07(六)~ 2020/01/19(日)
觀展時間:週二至日13:00 – 20: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穎川畫廊(臺灣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45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