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陳顯棟∣無邊界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22-03-07
标签:

台灣 99度藝術中心

藝術家陳顯棟為了探求自我藝術風格,寧可選擇長期沉澱自我,這個決心一下子就讓他20 個年頭過去的繪畫風格,無庸自疑在眾多畫家的作品中顯得特別而與眾不同。

陳顯棟的繪畫創作結合了詩與畫的特點,形成所謂的「詩象畫」,也就是說畫中有詩的氛圍,借由其形象的聯想而引伸更寬廣的想像空間。他說:「人不能離開自然,一定要接觸自然,自然的養分孕育了萬物,提供藝術家的靈感和創造。」可以知道畫家與其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從生活經驗與歷練中提取養分再造藝術;這其間,包含畫家對自然的觀看方式,對生活的應對態度,對技法的運用心得,最後去蕪存菁,沉澱養分而創造出屬於個人的繪畫語彙。陳顯棟的繪畫技法屏除了傳統的繪畫方式,20 年來的沉思冥想與實驗,讓他最終理念與技法融會於一爐破繭而出,創造出獨特的陳氏風貌。

紫幽_130x97cm_2010


陳顯棟1930年出生於海南島澄邁縣文儒鄉,家中殷實小康,從小就受到長輩們的疼愛,可惜好景不常,受到日本侵華戰火迭起蔓延的影響,讓他跟隨大人們顛沛流離的遷徙避難,之後日本戰敗投降,國共內戰隨之又起,當時他只有19歲,因報考國軍擔任部隊的文宣工作,結果陰陽差錯的登上了開往台灣的輪船跟著來到台灣。年輕的他並未因這樣命運安排的結果而沮喪,相反的這些種種的遭遇也讓他歷練自我,從而轉成為日後藝術的豐沛創作養分,養成一種性格剛烈卻又浪漫的個性。陳顯棟在1958年與孫瑛、馮鍾睿、胡奇中、曲本樂、楊志芳等共同創立「四海畫會」。這些皆是來自海軍藝術工作大隊的同事,大家因為藝術興趣相投合而結盟,前後共展出四次聯展,畫會直到1963年解散。隨後陳顯棟就進入所謂的沉潛隱退的階段,一直到1983年才又復出,在台灣藝壇創造了一個驚奇。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3年被提名參加第一屆中國北京國際雙年展,展出後作品備受注目,且他創紀錄的連續參加三屆雙年展,皆獲得中國學者們的一致好評,奠定了他在中國的藝術地位。
畢卡索曾經說:「線條與色彩就是我的武器。我正試圖用我的方式去表現出我認為是最正確、最美好,自然也就是像所有偉大藝術家所熟悉的最美的一切。」那麼我們來看陳顯棟的「詩象畫」究竟具備了什麼樣的特色,其實在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都擁有美好存在的事實,陳顯棟從內心中將它轉化成為線條、色彩、造型與符號的元素,縱橫揮灑,破壞又重建,最後濃縮成微觀和宏觀的抽象與意象世界。中國的《美術》雜誌總編輯王仲說:「確實,陳顯棟先生表現的物件是大自然,但我想強調指出的是,這個“大自然”不是一般的大自然,不是人類史前的大自然,而是有人類關照的大自然,是“人性化大自然”,是充滿人性的大自然。」


城城情詩_53x65.5cm_2013


陳顯棟創作追求心靈中的自然寧靜,含蓄、內斂和詩意與和諧的藝術。他說:「我的作畫通常是從一個來歷不明的偶發性的視覺引子開始,由此展開豐富想像,去探尋最自然協調的形式語言,建構最鮮活新穎的畫面,這過程絕非一蹴而就,而是反覆調整才建構而成,常常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張畫,都是在這種追逐與邂逅的感奮中完成,我對作品的要求極其嚴格乃至苛刻,收不滿意就推倒重來,親手毁掉的畫作不計其數。」這裡的所說的“偶發性”來自於畫家特別的油水分離的創作技法,他先放任顏料的揮灑、渲染與滴流,再有意識的分割、解構畫面,可以說是“大膽放逸而小心收拾”,陳顯棟對美的敏感與要求,讓偶然性與創造性共生,他認為偶發性的視覺開啟了創作的因子,因為美是很抽象的,要用美感經驗去體會了解,創造出屬於自己與大自然對話的抽象語言,如同內化的曙光而令人著迷。

台北的99度藝術中心特別以「無邊界」為主題命名,規劃「陳顯棟詩象畫」南北的繪畫個展巡迴,第一站2022年2月19日-3月27日在台北99度藝術中心/S7美術館展出,而台南則選擇在同年的4月9日-4月30日於東門美術館展覽。預計舉辦兩場藝術座談會,邀請專業的學者參與座談,其能對陳顯棟的繪畫做一個深度的研究與探討。對於這樣一位特別的藝術家,我們且拭目以待並恭喜他展覽成功。

地點 | 99°藝術中心
展期 | 2022.2.19~3.27
茶會 | 2022/3/5(六)下午3:00
座談會 | 2022/3/12(六)下午3:30
與談人 | 陳貺怡、陶文岳、陳顯棟

地點 | 東門美術館
展期 | 2022.4.7~4.30
茶會 | 2022/4/9(六)下午3:00
座談會 | 2022/4/23(六)下午3:30
與談人 | 蕭瓊瑞、陳建大明、陶文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