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黃步青|半生囈語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12-27

摘要: 黃步青慣用拼貼、集合、裝置等手法,將日常可見、可觸的事物轉化為個人意念的表達。

标签:


黃步青《男人》/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黃步青1948年出生於鹿港,1969年入李仲生畫室,研習現代繪畫。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87年獲法國巴黎大學造型藝術碩士。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退休之後,現定居臺南,專職於藝術創作。每年除推出多次聯展與個展,1999年受邀以大型裝置藝術創作「野宴」代表臺灣參加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2012更受邀英國文化學會於英國倫敦舉辦國際建築暨設計展展出「雙凝,空間裝置展」。

黃步青《人間記憶之二》/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黃步青慣用拼貼、集合、裝置等手法,將日常可見、可觸的事物轉化為個人意念的表達,巧妙結合異質媒材,在繪畫、工業裝置藝術、環境藝術等多元創作書寫他對大地萬物的情感記憶與人間情愛。更讓台北當代藝術館評論:「黃步青是台灣使用複合媒材創作的藝術家中,最一以貫之,卓有獨特風格和多元成就的代表性人物。」,可見其藝術魅力與定位。


黃步青《意象》/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初次近距離觀看黃步青,是在影像之中;2017「台南新藝獎」主題展場之一的百年建築安平海關,場內有一支錄像,鬚髮斑駁的黃步青在影像中侃侃而談,彷彿在歷史建築的場域內,在時間長河的沖刷與澱積之中,以藝術家的身體圖像聯結與再現出一個介身於不同美術世代穿插交疊時的關鍵身影。歷史、在地、當代,諸多的可能語境聯結,策展人在一個以新世代藝術家為主體的展覽中,獨獨對一個戰後世代的資深藝術家的歷史位置獨留下鮮明的印象。



黃步青《心緣》/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2019年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的「藝時代崛起~李仲生與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大展中,又再度與黃步青震人心弦的巨型裝置作品《雙凝》不期而遇;至此,黃步青的藝術家身體圖像,更像是一座橋樑,橋的兩端,聯結的是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初期的1970年代與今日,聯結的是出生與半生生活的台灣鹿港、台北、台南與大放異彩的巴黎、倫敦、威尼斯等國際藝術之都,聯結的是情深繾綣的人間世與幽暗微明的永生宙,聯結的是萬物中無所不在的詩性語言與看似煩雜崩壞的逐日生活。

黃步青《自然的呼喚》/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半生囈語Les délires artistiques》黃步青作品展是策展人林育世「台灣美術成熟世代(戰後嬰兒潮世代)」主題的系列策展之一。出生年介於二戰終戰前後到一九六〇年代間這個世代的台灣藝術家,跨接世界美術思潮的現代時期、後現代到當代藝術的藝術史關鍵性的鏈接年代,且均已達個人藝術生命的最成熟期。對台灣美術史的角度而言,這是夾藏於一個台灣美術史論述上的斷層的世代,更是一個值得耙梳台灣當代社會發展變遷的重要檔案。黃步青是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美術家的重要代表性人物,逾半世紀以來孜孜不輟的藝術產出不但成為台灣當代美術最具標誌性的風景,其生命歷程更是戰後世代的典型縮影。


黃步青《幼雛》/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新思惟人文空間於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2月23日推出藝術家黃步青作品展。這次展覽由同為留法的策展人林育世邀請黃步青在新思惟人文空間展出廿餘件平面及裝置作品,引人一窺藝術家半生絮語,喜愛藝文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藝術家如此精彩的展出。


黃步青《火鳳凰》/圖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開幕茶會特別演出:此次邀請「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藝術總監暨編舞、表演家羅文瑾,偕同駐團舞蹈表演藝術家李佩珊共同演出及獨立創作低音大提琴樂手孟濂現場演奏。兩位表演家穿梭其中「交會」舞出黃步青半世紀以來對大海、生命的深厚情感、對藝術生命的堅持、更道盡他對家人的無盡思念,觀者更可深入領會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台灣美術史進程的互相扣聯的內涵。

 

 

 

(以上文章圖檔由策展人林育世與新思惟人文空間提供)


展覽名稱:黃步青|半生囈語

展覽日期:2019/12/29(日)~2020/02/23(日)

開幕茶會:2019/12/29(日) 15:00

展覽時間:12:00~20: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新思惟人文空間(臺灣高雄市三民區明哲路37號2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