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劉耕谷膠彩紀念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10-09

摘要: 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為劉耕谷各時期的代表作,共五十餘幅大型膠彩原創作品及三十餘幅系列作品。

标签:

劉耕谷《農家頌》膠彩,263*166 cm,1993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劉耕谷(1940-2006)是臺灣戰後最具改革性與開創性的膠彩藝術家,早年有長達20年的時間從事布花設計,因具備獨特的藝術美感天份,很快成為臺灣布花設計的翹楚。但他未放棄當一名藝術家的夢想,一生倡導創新膠彩、創作巨型膠彩為其特色;早期作品是從臺灣的鄉土寫實出發,結合土地歷史的情懷,一生創造幾個極重要時期,如新人文主義、鄉土寫實、複合影像等現代主義,有生之年共完成二十餘幅七公尺以上的膠彩巨構,並以創造從東方土地、歷史與時代的角度思考聞名於世,加上以膠彩結合中國古典詩詞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是戰後最具中西風格結合的膠彩畫家。


劉耕谷《玄雲旅月》膠彩,488*122cm,1992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1985年之後,劉耕谷對於人文主義題材的投入,許多藉由農家播種收割的創作表現出來,畫裡描述灰濛的天際,盛夏入秋的朝陽剛現出紅色曙光,晨霧引來曙光照射在農人的身軀,田間約有十個農人彎身做起莊稼,他們的身形粗厚有力,中段有個農人肩負秧苗正要準備栽種,畫家自己也參與在右前方,兩隻水牛被農夫照顧的很強壯,牠們篤實的眼神似乎在告訴主人,只要同在就共同承擔的無畏精神。劉耕谷愛牛特有的靜默信實,牠們不多言只有工作,就像劉耕谷的個性一樣。


劉耕谷《天地玄黃》膠彩,366*244cm,1992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李錫佳曾經說過:「劉耕谷的藝術取材廣泛,有自然的、土地的、歷史情懷的、有自我微觀的、宗教聖化的。他大膽的進出傳統與當代,線條與色面盡情的遊走於中西文化的調和,是二次大戰後把膠彩藝術推向當代的關鍵性人物。」而知名評論學者陳才崑於《藝術家》雜誌發表的〈近代與現代的分水嶺--劉耕谷的藝術觀〉中除了介紹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膠彩畫的改革外,他提出了「劉耕谷的出現是台灣膠彩畫壇的分水嶺。」本作品的主題命名為天地玄黃,師採自易經宇宙觀,劉耕谷的自然主題不只是單純的面對風景,而是借風景畫題表現深意,天地玄黃共有二幅,其中一幅甚大,超過一百五十號。易經裡的玄天為黑中有藍黑色澤層次豐厚,天內含創生的創造力,也是代表強健不息之德屬剛,地代表化育屬溫柔之德,他們周行反復不止,勇不懈怠。本作用色熟練,層層推移,點描和提示線並用,富有虛實變化。乍看他似乎正對畫面進行空間上的壓縮,所有物象好像是被壓縮到一個力場,彷彿宇宙洪荒要崩解開來,正如易經裡所說天地間的能量,萬物蘊藏,運行變化,卻又回歸寂然。


劉耕谷《吾土笙歌》膠彩,12.6*8.2 m,1986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而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1988年以歷史和人文為題材的世界最大膠彩壁畫《吾土笙歌》(12.6mx8.2m),其風格確立對臺灣人文土地的頌讚,對中國歷史和西方文化的結合,用東方色彩金箔卻表現出西方繪畫形式和氣魄,完美結合東西方人文情懷,該作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也可說是帶領臺灣膠彩走向新歷史高峰的代表力作。劉耕谷曾經說「藝術是一種天命,上天的交託,藝術家的一生應該為他的使命盡最大的力氣,負起歷史的使命,創造時代的特色,在作品中散發土地的情懷;作品是來獻給人生最大的安慰,所以,作品就是藝術家的化身,作品的精神就代表人所展現的價值。」他選擇投身土地、關懷時代,決心以膠彩改革完成其一生志願。


劉耕谷《黃山》膠彩,610*244 cm,1992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劉耕谷在1990年劉耕谷畫集自序道:「我較喜愛漢代魏朝藝術的古拙『風骨』如:魏碑的寬廣與沉穩的架構、漢代隸書的『拙』、『粗』、『重』。它們有飽滿和實在之感,雖然他不是洗鍊和華麗,但是他的簡化輪廓及成為粗獷的氣勢,給予人們空靈精緻而不能替代的豐滿樸實之意境。在我的近期繪畫中受它影響非淺。」一系列黃山創作均是以讚嘆大自然之美而作,劉耕谷對黃山的風景讚嘆道:「黃山除了松、雲、溫泉之外,我最注意的是「巖石」。走遍黃山岩區,它那堅硬的海層積岩之岩山、劈地摩天、疊嶂連雲、崢嶸巍巍、雄偉壯麗。幾近百座的山峰巖壁峭立,真不愧為天下第一奇峰!尤其那奇妙紛呈的怪石,競相崛起,真是巧奪天工。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感覺到的世界上最大最奇的『美石』」。劉耕谷對於奇岩怪石一直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劉耕谷長女劉玲利回憶道:記得小時候去爬山時,就看到父親專注在石紋理或是癤瘤的樹枝上。他在黃山旅遊時,只要看到喜歡的事物,不論是石頭、樹枝、峻山,他會立刻寫生。回到台灣以後,再將寫生作品重新彙整,創作出具有個人特有語言的畫作。這幅有深遠空間感的〈黃山〉是父親對黃山美景的回憶。


劉耕谷《黃山真木》膠彩,162*130 cm,1991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劉耕谷在1990年先後造訪了黃山和雲岡、龍門石窟之後,對於這些大山大樹美景所帶給他的靈感不斷地用在創作上。而且畫幅更大景深更遼闊。劉耕谷手札:「藝術必須耕耘在可大可久之基礎上。」真木系列可說是劉耕谷相當喜愛的題材,不論是它精神上的意義或是實質物質之意義,均是可大可久之題材,所以他花了很多的精神與時間不斷地觀察與描繪,在真木裡可以見到樹的紋理美得有如抽象畫,可以見到樹型的組構有如渾然天成之藝術品,這與劉耕谷所喜愛的莊子美學中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相契合。


劉耕谷《禮讚大樁八千秋》膠彩,720*206 cm,1996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1990年代的真木系列又與之前的表現不同,在格局上更加的寬廣,氣勢宏偉寓意更深,〈禮讚大椿八千秋〉這是劉耕谷巨幅創作的極致表現,此畫中將東方精神的神韻以大氣勢表現出來,以此取代細節的描繪。畫中所呈現出之氣韻精神越發簡練,越發接近本體,所散發出之氣質如大自然般的樸實自然與渾然天成。看到劉耕谷在一個題材不斷精進自己,只能用他留下的手札表述:「不斷的學習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是沒有終點的。」


劉耕谷《傲霜真木》膠彩,273*175 cm,1994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1992年後半,劉耕谷在手札自述:「今後創作重點,以自發之光,應用於自己的寧靜思想世界裡,其特點是單一的主體個性,而題材又可發揮為無窮之題庫。」劉耕谷將自由創作寧靜致遠的心境,在此畫以真木表現自身,以真木觀照自身,並且期許自己可以有無窮發揮之力。


劉耕谷《孤雁》膠彩,732*244 cm,1986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劉耕谷在他回憶創作大壁畫時說:「對我自己而言,它雖然曾經使我筋疲力竭過,但它也是我百畫不厭,使我畫至深夜而猶興致盎然,渾然忘我的精神支柱。更難想像我在偌大空寂的畫室僅止一人的畫著畫著,使我在艱困中能貫徹始終。」在大壁畫創作過程中所嚐到的激勵與奮鬥的精神,劉耕谷用此幅孤雁來代表自己的心境,他指著這隻孤雁說,「這就是我。你看這海浪多麼驚濤駭浪,但這孤雁無所懼。」


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右2)特來參觀劉耕谷紀念展,並向劉耕谷夫人劉黃美惠(中),長女劉玲利(左2)與長子劉耀中(左1)與文化局長張大春(右1)合影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劉耕谷手札:「自由的創作境界,是沒有拘束不必猶豫。」這是繪畫的理想境界,劉耕谷又這麼說:「現代的美術領域裡,描寫具象的對象,畫家們大部分都畫得非常完美,在繪畫技巧上也非常熟練,唯獨思想上的造詣比較難於表現,也是一種困難。有深度的題材與思想內涵是非常難述的,設法追求師宗們以前未曾涉獵過的思想境界,這可能是奢望,但那是我唯一想要不斷學習的目標。」又說:「氣質、自主的思想連貫哲理產生,貫入畫面,是美術工作者的最高層次與理想。」而〈玄雲旅月〉典故出自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再對照於劉耕谷自述〈玄雲旅月〉的創作原由:「本畫的構思啟於莊子的《逍遙遊》,寓意於鯤為鵬,鵬為『雲』。其意以遊逍遙之虛,無為也,逍遙於天地之間。作者採慣用的畫法以轉化的方式反映個人的世俗觀念,也發抒積鬱在心中的情操。是故借『雲』的飄逸而以四海為家,何止是月!那是宇宙無際的靈雲。」所以,從畫裡的意象來看,劉耕谷欲藉這變幻無形的雲,或左或右,上下擺動模擬鯤鵬之變,巨大到遼闊無盡的鄉野城市,他欽羨那無所恃的逍遙之志,欽羨那自在的乘風翱翔,不論是海域或河岸,那些名利的懸累,都可以在化無的層次裡被超越。


民眾前來參觀劉耕谷創作展 / 圖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劉耕谷之所以能跨越八十年代臺灣盛行的當代藝術思潮,主要是由於他巧妙的將歷史和人文的融和。在他的新膠彩形式裡總是讓人不自主的遊灠於浪漫的東方情調,並且形色變幻莫測,其中隱含西方現代主義的融通,他的風格中西合璧,古典中有浪漫的書寫,引領戰後當代臺灣膠彩邁向新的里程碑。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蕭瓊瑞表示膠彩畫在繪畫史的發展已是非主流,但劉耕谷更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他脫離臺灣膠彩畫傳統講究熱帶色彩的自然多樣彩,他的風畫帶著深沉而具的人文性質,所以劉耕谷的畫在世界的膠彩界是具有相當的獨特性。


  「積澱過後、面對當代–膠彩大師劉耕谷紀念展」將於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展出,這次展出的作品為劉耕谷各時期的代表作,共五十餘幅大型膠彩原創作品及三十餘幅系列作品。歡迎民眾蒞臨參觀鑑賞。




※圖/文皆由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展覽名稱:積澱過後、面對當代–膠彩大師劉耕谷紀念展

展覽日期:2019/09/14(六)~10/27(日)

展覽時間:09:00~17:00

展覽地點: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 (臺灣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