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材質的存在|木質與金屬的對話(下)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9-05-17
标签:

 


       潘煒中1994年出生於台北。作品擅長以人作為具像呈現方式,試圖探討人與木之間的關聯性,並透過觀察週遭與自我本身的理解來進行創作。「挖」與「掏」是一種探索知識的動作,潘煒中希望以此方式更深入地探索人的內在,並在不同的個體上創造屬於他們的負空間。



        本次展出作品《此在》是透過海德格一書中所得到的靈感,由「此時此地」以及「存有」的概念所組成。當人意識到人終將一死時,會深刻反思生命的意義,而潘煒中認為在那一瞬間已經貫穿生命的連線,成為不可抹滅之存在。他所使用的原生素材皆以樟木為主體,當木頭被鋸下的那一刻,生命被完全終止在一個時段,就像樹洞一般,同時創造出不可抹滅的記憶,由此貫穿人與木不可被取代的關聯性。


潘煒中《此在》樟木、油彩,(W) 45*(D) 35* (H) 170 cm,2019






        黃彥鈞1995年出生於新北市,擅長運用類編織手法翻轉金屬量體笨重且堅硬的材質感。他利用線、片或單一元素構成立體作品,展現重複交疊所形成的不緊密與可穿透空間感,使作品重量的視覺感輕於同樣量體之體塊作品,並運用金屬材質的鏡面效果,將一層薄膜黏貼於造型之上,營造出軟化金屬材質的效果。


        本次展出作品為《☉》,以抽象的造型和材質效果與觀者進行無聲的對話。選用銅片與線此種既堅韌卻又沒有鋼鐵那麼絕對之金屬,運用竹編的造型並從編織物縫隙中鑽出的線材進行遮擋,內部的鏡面讓觀者經過時隱約看到裡頭的變化而激起探察的慾望,而在觀察內部時卻又會被許多錯綜的元素干擾,營造一種吸引觀眾前來又不讓觀眾看盡的效果。



黃彥鈞《☉》紅銅、不鏽鋼,(W)45*(D)45*(H)40 cm,2019






        謝衡1994年出生於臺南。謝衡擅長將傳統的平面山水主題繪畫,以木頭刻出再回拓於紙上,將立體的木雕創作與傳統平面山水繪畫作出精彩的對話,同時也發展出「宗教與像」的系列創作,運用現成物的文化語彙傳達視覺上與傳統印象中的落差感,以探討木材材質在形象和精神意義上的關係,並從中提問其在宗教上扮演的重要性。


        本次展出作品《太湖石出景》,緣由來自千百年來,賞石、藏石僅是封建帝王將相、士大夫文人等有閒階級的獨霸娛樂。今日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提高,廣大勞動人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賞石、藏石已經成為群眾性的日常文化活動。近現代的太湖石則更加貼切這一點,而太湖石之所以成為中國傳統文人藝術中一個奇葩,原因在於在古人將石頭的美,看作是自然界靈魂與人的靈魂相融、感染和浸潤的結果。


謝衡《太湖石出景》樟木、壓克力彩,(W) 25*(D) 70* (H) 15 cm,2019






        林皓鈞1998年出生於桃園,創作方向是造型的組合和構成,嘗試探索造型的韻律、美感和安排,試圖讓觀者思考造型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對他來說,藝術有很多形式和變化,是可以無中生有且沒有對錯的,運用這般無拘無束的特性,期望自己能夠在創作中隨著框架自由變化,尋找突破的方向。


        本次展出作品《形釋》,創作者欲闡釋是形式還是形釋,是解放造型還是遵照形式?他將核狀造型物件放大,展現人們生活中的微小物件在放大之後也能如此迷人。而核狀的造型在空間中是危險且快速的,因為在放大之後其銳利度又更容易被看見而顯得危險,而這個造型的存在也猶如裂縫般,正在破壞一個空間;另一件作品《律》,創作者欲呈現作品在造型上的視覺流動感,意即觀者的視覺在觀賞作品時,能夠隨著切割鐵管的邊緣線上移動。此作品是由三根管子所構成的,因他認為「三」這個數字具有簡單和互相關聯的意義,是簡單的最大值, 卻也是複雜的最小值,於是在外型上隨著切面的變化營造豐富的線條。而三根管子為中空狀態,隨著作品內部空間被打開,他也試圖營造一個虛實空間,具有最簡單又有變化的造型。


林皓鈞《形釋》鐵圓管,(W)23*(D)23*(H)165 cm,2019

林皓鈞《律》鐵圓管,(W)33*(D)33*(H)200 cm,2019




 


       吳權恩1997年出生於南投,一直以來的創作主題環繞在審視教育體制所發現的問題點,藉由創作來了解自我和過去受教育影響的種種制約。一開始主要是以人物創作為主,後來嘗試將「人」這個符號消除,或是運用物件來創作。未來將透過不同的媒材與元素結合,嘗試找出更能夠完整表達作品的手法,並會持續將教育方面的議題做為創作的主軸。


        本次展出作品《記憶時光》透過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在過去的體制教育中, 學子們常常因為上課內容感到無聊、無趣,於是在課堂上打瞌睡的景象。在構思作品時也考量到了檯座的部分,不同以往架上雕塑所使用的檯座,而使用課桌椅結合的方式將檯座一併融入作品當中,使其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試圖引起觀者憶起以往時光情景的共鳴。


吳權恩《記憶時光》樟木、木課桌椅、二度底漆,(W)70*(D)55*(H)85 cm,2019






       沈孟伸1998年出生於嘉義,目前就讀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三年級,擅長以不鏽鋼打磨拋光做為一系列作品,並嘗試不同材質的結合。


        本次展出作品《椅子》,試圖找尋將周遭環境介入作品的方法,並使作品融合以致於隱藏環境之中。他利用鏡面不銹鋼的特性做了一張看似平凡的椅子,作品以完全的鏡面呈現,使其輪廓在空間中弱化,而光線使作品被環境反射削弱,讓這張椅子成了一種若有似無般的存在。


沈孟伸《椅子》不鏽鋼,(W)45*(D)45*(H)90 cm,2019






       芝田典子1975 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芝田典子以「葉隙流光(こもれび)」的概念貫穿她的作品,這個現象有 3 個意思,即「治癒心靈的意義」、「悲傷的意思」和「一層膜」。在這種現象中,葉子是過濾器,光影透過葉子投射在地面上,當風吹拂和陰晴變化時,所形成的一個美麗的景象。透過樹葉間隙灑落的陽光,視覺上富有詩意,也象徵人們面對著自然,感受到力量、威脅和療癒而自省。除了治癒心靈的意義之外,「葉隙流光」這個詞也帶有短暫而悲傷的意涵,與這種情感形象相反的是,陽光可能直射落在樹葉上,光線通過樹葉的間隙傾洩,意味著當太陽的光線傾洩時,葉子將作為過濾器。換句話說,樹葉就成了一層膜,兩邊是不同的世界,但並非徹底的二分隔絕,反之它具有連結的作用。通過在作品中做一層膜,芝田典子認為它可以表達「葉隙流光」,並且認為每個人對於無形的「光」感受皆不同,尤其透過樹葉間隙灑落的陽光充滿視覺的詩意,創造美麗瞬間的同時也能夠撫慰觀者,於是將作品以打洞的方式表達「葉隙流光」這個美麗的瞬間。


        本次展出作品《灰椋鳥》使用以往「葉隙流光」的手法表現太陽光線將之穿透的意象,藝術家也希望觀者藉由觀賞作品,想像自己站在樹葉間,被灑落下來的陽光以及大自然包覆的感覺。


芝田典子《灰椋鳥》樟木、壓克力彩,(W)45* (D)25* (H)44cm,2019




        朱承霖1998年出生於宜蘭,目前就讀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三年級,創作媒材以金屬構成的立體作品為主,主題多以人與動物間的關係進行探討。


        本次展出作品為《鱟》,鱟是一種生存在地球上四億年、比恐龍還久的活化石,因為演化,牠們身上存有特別的免疫系統,這種免疫系統現今也被使用在人類身上,它不僅能檢測出細菌的存在,也廣泛運用到偵測宇宙生命的重要用途上。因此鱟的存在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藝術家刻意將鱟的尺寸放大,因為年紀決定了鱟的大小,藉此營造出他們能存活的更長遠的意象。


朱承霖《鱟》不鏽鋼,(W)80*(D)80*(H)33cm,2019




展覽相關報導&視頻:

(視頻)台藝大雕塑系|材質的存在

材質的存在|雕塑的對應與思考

賴永興|材質的存在●木質材料語言

宋璽德|材質的存在●金屬創作材質

材質的存在|木質與金屬的對話(上)